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原创 -> 今日网闻
【榜样的力量⑦】樊家顺:守护飞机“耳朵”的人
2025-05-12 18:38:44   
2025-05-12 18:38:44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WechatIMG10.jpg

  “飞机没有耳朵,但通信导航设备就是它们感知世界的器官。我们守护的,是千万旅客回家的路。”5月12日,2025年自治区劳动模范、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通信导航站站长、工程师樊家顺说道。这个与飞机“耳朵”打了十六年交道的人,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:所谓匠心,就是把简单做到极致;所谓担当,就是把平凡扛在肩上。

24964896b87ecfb9e9891488b37ab94d.jpeg

  2009年,初入民航的樊家顺面对冰冷的通信导航设备,选择用最“笨”的方式破局——每天与设备“软磨硬泡”。别人休息时,他在研究电路图;节假日里,他反复演练设备调试。十年沉淀终迎绽放:在首届西北地区导航岗位职业技能大赛中,他包揽理论考试、线缆制作、全向信标与仪表着陆系统模拟实操四项第一,以总分榜首之姿摘得“全国民航技术能手”桂冠。

b1c81116f9abf2fddf275f7135823f67.jpeg

  2015年银川机场导航设备频发信号闪断,樊家顺带着面包扎进设备间。面对价值30余万元的光传输设备采购方案,他另辟蹊径提出“串口转换器+光端机”组合方案。连续27天调试,团队在机房见证过凌晨四点的星光,也经历过37次推倒重来。当信号指示灯终于稳定亮起时,这个沉默的技术骨干红了眼眶。这次技术革新不仅根治隐患,更开创西北地区民航导航设备改造先河。“创新不是天才的灵光,而是普通人的坚持。”他这样总结。

  2019年,面对行业人才断层危机,樊家顺将目光投向设备库房。他带领团队将淘汰的40余台设备改造成5大实训平台,建起全国首个机场通导培训基地。三年来,这个“民航匠才摇篮”走出300余名技术骨干,10余项创新成果在西北机场推广应用。2023年,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跻身全国民航劳模创新工作室行列。但最让他自豪的,是办公室墙上不断增加的合影——每张年轻面孔都见证着匠心的传承。

WechatIMG590.jpg

  夜幕降临,银川机场的导航台仍在闪烁。樊家顺习惯性绕道巡视设备,红外线警示灯在他深蓝色的工装上投下光影。十六年光阴流转,当初那个对着设备图纸挠头的青年,已成长为守护银鹰天路的“守夜人”。十六年间,他参与保障超50万架次航班起降,但最珍视的始终是设备日志上那些平静的“一切正常”。(宁夏新闻网记者 闫文丽 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

【编辑】:闫文丽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